华体会体育|官网华体会体育|官网

width="200" height="30">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动态 >

宋元时代海南机构设置及治理

本文摘要:宋元两代是海南建置由沿海向山区拓展时期。一、宋代海南建制。 宋代,海南设一州和三个军,琼州领五县,南宁军领3县,万安军领2县,吉阳军领3镇。两宋时期,海南的行政建置变更极为频繁,在接受海南后不到两个月,就再次明确儋、振、崖、万安四州隶属琼州,将琼州所在的琼山县治移至今府城,开启府城近千年海南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的职位。

华体会体育

宋元两代是海南建置由沿海向山区拓展时期。一、宋代海南建制。

宋代,海南设一州和三个军,琼州领五县,南宁军领3县,万安军领2县,吉阳军领3镇。两宋时期,海南的行政建置变更极为频繁,在接受海南后不到两个月,就再次明确儋、振、崖、万安四州隶属琼州,将琼州所在的琼山县治移至今府城,开启府城近千年海南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的职位。

宋开宝五年(972年),北宋政权对海南建置做出重大调整,即所谓的“并崖入琼”和“改振为崖”——废掉崖州,将其所属的舍城、澄迈、文昌三县改隶琼州,竣事海南北岸两州并立的局势;将岛南的“振州”改称“崖州”,今后,一崖一琼,分置南北,“琼崖”也就成了日后海南岛的代称。同年,北宋还设置了全岛最高行政、监察机构——琼管转运司,由琼州知州兼任,统领全岛州县。形成琼州为首,统管儋州、崖州、万安州的模式。

宋太宗至道三年(997年),将全国定为十五路,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,今后本岛恒久隶属于广南西路(今广西桂林市)。宋神宗熙宁六年(1073年)开始,又举行了“废州为军”的建置革新,即将除琼州外的海南另外三个州全部改为“军”,即废儋州为昌化军、崖州为朱崖军(后改称吉阳军)、万安州为万安军。两宋时期,在唐代环岛建置完成的基础上,还不停增强对中部黎区的统治,泛起了“生黎”和“熟黎”之别,在熙宁年间(1068—1077),就设置了全岛高级统黎和抚黎职官“三十六峒都统领”,由琼州熟黎之酋王氏世袭,资助官府弹压和抚谕黎人,守御隘口,转达政令。

二、宋朝死亡,海南进入元朝时代。在南宋流亡政权覆灭之际,元将阿尔哈雅进兵海南,遣宣慰旧帅马旺招降,宋琼州抚慰赵与珞与义勇谢旺、谢富、冉安国、黄之杰等率兵拒守在琼州白沙口,“相约恪守,以死自誓”,舟师不得登陆。

这一年11月,阿尔哈雅购得内应,抓获赵与珞等。赵与珞被捕后诅咒不屈,后被杀。今后,海南仍有黄威远等四人反抗。至1279年(至元十六年),元军擒获黄威远等。

至元十六年(1279年),朱国宝担任海南四州宣慰使。朱国宝到海南后,在很短时间内就安宁了琼崖。他在琼州上任后,首先就是划定各级官员的任期,纠正政令中的若干毛病,训练士兵,让黎民休养生息。

同时,不停完善种种条例制度,为海南的规范化治理打下基础。据《元史·朱国宝传》纪录,朱国宝“移琼州,立官程,更弊政,训兵息民,具有条制”。其时,南宁军(宋朝时设立于海南岛西部,统辖宜伦、昌化、感恩三县,治所在宜伦县,即今海南儋州)总管谢有奎负险恪守,坚决不接受元朝治理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朱国宝“开示信义”,最终感动了谢有奎,最终率领下属归降元朝。朱国宝接纳军事攻击和招安两种计谋,使海南岛北部的社会秩序连续转好,因此被朝廷加封为镇国上将军、海北海南道宣慰使都元帅。朱国宝的儿子朱斌,厥后承袭了他的官职,累官加赐金虎符、海北海南宣慰使都元帅。

(一)元代海南机构设置。元代,海南建制多仿宋代,无大变换。元世祖至元十五年(1278年),置海北海南道宣慰司(后兼都元帅府),隶属于湖广行省(元末改隶广西行省)。

本岛归元朝统治后,即改琼州为琼州路抚慰司,统领全岛三军十一县,隶属于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在本岛设立的分司机构“海南四州宣慰司”。1321年,时为亲王的图帖睦尔因宫廷内争而被流放琼州。

3年后,图帖睦尔不仅遇赦离岛,还于1328年登位称帝,是为元文宗。或许是有感于被贬期间琼州受到的礼遇和运气的馈赠,这位历史上唯一到过海南的天子送了一份厚礼给海南,即位次年十月就下诏,将琼州路军民抚慰司改为乾宁军民抚慰司,在其当年的潜邸府城大兴土木营建普明寺。将建县还不到40年,地处海南中部黎母山边缘地带的定安县升级为南建州,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南建州被废,复设定安县。

(二)元朝政权增强对海南的控制,武力征黎。元代封建统治者一方面临黎族人民实行残暴的武力镇压,以武力压服为主;同时任用归降的黎族上层“首领” ,封以官爵,并给予实权,准世袭其职。在元朝九十多年的统治中,大肆“征黎”的行动不少于10次,武装镇压的规模更是前所未见。

至元十六年(公元1279年),海北海南道宣慰使朱国宝,前往琼州,“宣示”朝廷的“恩威” ,在元军强大军力的压迫下,一直不愿“克服”元朝的黎族,如南宁军的谢有奎诸峒等,只好前往“投效”。在这次军事行动中,朱国宝“克服”的黎族前后达3000户,30个峒。至元十八年(公元1281年),朱国宝奉朝廷之命,再次对黎族用兵,攻破临高县黎族聚居地,“克服”了居亥、番亳、铜鼓、博吐、桐油等19个峒。

遣部将韩旺率兵略大黎、密塘、横山,诛黎族首领李实等,焚毁了这些地方黎民的衡宇,并活捉了大钟、小钟诸部首领18人。元世祖忽必烈在1291年至1294年间的奋师大伐,把势力深入到前朝未曾到达的五指山要地。至元二十八年(公元1291年)五月,琼州路抚慰使陈仲达向元世祖献平黎之策,获得元世祖的首肯,授其为海北海南道宣慰使都元帅,下令同廉希恕等将率蒙古兵200人,汉军2080人,顺化新附军5000人,在民兵1.4万人的配合下,发兵征伐。但陈仲达突然病卒,于是元世祖令湖广行中书省平章政事阔里吉思当监军,任命陈仲达的儿子谦亨领万户府,统率诸兵进剿。

至元二十八年(公元1291年)十一月开始向黎族地域进攻。至元二十九年(公元1292年)二月,元军攻陷万安军地域的黎族各峒,三月攻入南宁军地域的黎族诸峒;至元二十九年(公元1292年)十月,再度开始征讨,到至元三十年(公元1293年)三月,“讨伐”了万安军属下陵水县的许多黎峒。至元二十九年(公元1292年)七月,阔里吉思应元世祖召见北上,今后对黎族地域的“清剿”运动由朱国宝之子朱斌,以都元帅职袭其事,十月“讨伐”儋州诸黎,十二月元军控制了古振州即崖州之地,至元三十年(公元1293年)正月,元军攻入五指山要地,并在黎母山上刻石,记述此次“讨黎”之事。二月,元军回防。

据正德《琼台志》纪录,此次大伐分兵四路“深入千万年人迹未到之处,刻石黎婺(现尖峰岭)、五指山而还。增户至九万二千二百有零,自开郡以来未有能过之者也。”明朝郭棐纂修的《万历广东通志》纪录:“(感恩县)二百里曰小黎母山。

黎人环居其下,有巨石刻‘大元军马下营’”《民国感恩县志》纪录:“小黎母山,即马下营山,在城(感恩县)东一百二十里。峰峦特竦,崖石崎岖,人迹罕至,群黎环居其下。上有巨石刻‘大元军马下营’,旁小石刻‘至元甲午三十一年正月十日’,稍旁又刻‘十一日到黎婺山’。

”嘉靖《广东通志初稿》载:“乃以余贼付都元帅朱斌,统兵深入人迹不到之处,黎巢尽空。明年甲午春,刻石五指、黎婺而还。”据《东方县志》载:虞山石刻位于东河镇中方村与天安乡陈龙村接壤的虞山,距离古镇州遗址1.5公里。

石刻在东方河岸上排开,一块石上刻“大元军马到此”。石高68厘米,宽100厘米,刻楷体字,分四行排列,大字三行,落款一行。“大元军马到此”六个大字规格为20厘米见方,每行两字。落款小字每字8厘米见方,文为“至元三十一年正月题立。

据考证,系都元帅朱斌题。另一块石上刻“踞石吞流”四个大字,下面刻“甲戌冬朱参荃题”。

(三)实行“屯田制”。海南归属元朝政府后,元军对海南中西部的黎族民众聚集地设置了“屯田总管府”,实行屯田制,以利便对黎族地域举行镇戍控制。元朝还在海南岛设立了“黎兵万户府”,作为全岛最高军事机构,兼管民兵黎峒。招募民户,而且拨发新附的士卒,叫他们镇守在海南的黎蛮之地,实行屯戌,这一措施把归附的“黎蛮”群众也作为屯兵的组织部门。

参考资料:李勃《海南岛历代建置沿革考》、符和积等《中国地域文化通览(海南卷)》、朱宏和贾莲莲《戍边屯田等政治措施对海南岛文化生长的促进作用》和高伟浓《宋代以前海南政权建置与改制探源》等著作。


本文关键词:华体会体育,宋元,时代,海南,机构设置,及,治理,宋元,两代

本文来源:华体会体育-www.hnsldl.com